热门搜索:
污水再生利用 污水回用 再生水
  • 网站首页
  • 再生水动态
    • 再生水国内动态
    • 再生水国际动态
  • 再生水知识
    • 再生水基本知识
    • 再生水安全知识
    • 水资源与水安全
    • 再生水杂谈
  • 城镇水回用
    • 农、林、牧、渔业利用
    • 市政利用
    • 环境利用
    • 水源补给
    • 黑臭水体治理与再生水利用
    • 工业利用
    • 工程案例
  • 工业水回用
    • 造纸废水回用
    • 印染废水回用
    • 冷却与锅炉废水回用
    • 其他工业废水回用
    • 工程案例
  • 技术资料
    • 技术论文
    • 图书推荐
    • 病原微生物及其评价方法
    • 化学污染物及其评价方法
    • 再生水深度处理工艺
    • 再生水消毒工艺
    • 再生水输送与存储系统
    • 再生水利用及其风险评价
  • 政策法规
    • 技术标准和水质标准
    • 国内政策法规
    • 国际标准政策法规
  • 学术交流
    • 新观点
    • 学术会议
    • 新书抢先看
    • 第四届环境安全高端论坛
    • 2011再生水安全利用会议
    • 2010再生水安全利用会议
    • 2009再生水安全利用会议
  • English
技术资料 > 再生水利用及其风险评价
栏目热门文章
  • 工业废水水质评价现状
  • 面向水质安全管理的工业废水水质评价指标体系
  • 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再生水)中EDCs生态风险比较
  • 生物毒性检测技术在工业废水评价中的应用
  • 再生水的微生物健康风险定量评价方法
  • 污水再生回用的水质安全指标体系
技术资料
  • 1水质研究方法介绍
  • 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杂用用水水质》 GBT 18920-2020
  • 3《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分类》 GB-T18919-2002
  • 4正式发行!《中国城镇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发展报告 (1978-2020)》
您的位置:首页>>技术资料 > 再生水利用及其风险评价
再生水的微生物健康风险定量评价方法
发表时间:2011-05-15 17:23:18  编辑: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统计:66

再生水的微生物健康风险定量评价方法

赵欣,胡洪营,谢兴,吴乾元,黄晶晶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给水排水,2010,36(5): 43-48

关键词:再生水,污水再生利用,微生物健康风险评价,水质安全

目前常用的微生物健康风险定量评价方法,是在1983年美国科学院(NAS)提出的针对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括四个主要步骤:风险识别,暴露评价,剂量反应关系和风险表征。该方法亦可应用于再生水微生物健康风险的定量评价,具体方法如下:

(1) 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健康风险评价的第一步,目的是确定影响人体健康的风险因子、评价对象及其对风险因子的暴露途径。典型的暴露途径包括经口摄入、呼吸吸入和皮肤接触渗入等。对于再生水,通过对其水质的测定,确定风险评价的目标病原微生物。在再生水利用过程中,不同的回用用途,敏感暴露人群及其暴露方式都会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现场调查,根据风险最大的情况确定评价对象和暴露方式。在我国再生水的城市杂用过程中,呼吸吸入是人体对再生水中病原微生物暴露的重要途径。

(2) 暴露评价

暴露评价是指结合具体事件和具体暴露人群的情况,调查研究暴露过程、暴露人群的特征,确定暴露环境介质中的有害因子的强度、暴露时间和频率,估算或预测对有害因子的暴露剂量。在再生水利用的健康风险评价中,病原微生物暴露剂量的确定是重点和难点。病原微生物的暴露剂量可以根据再生水中病原微生物的浓度和再生水的暴露量来确定,因此再生水暴露量的确定非常关键。根据确定的目标病原微生物、评价对象和暴露方式,选择合适的病原微生物暴露剂量计算方法,如由雾化导致的的病原微生物暴露剂量计算方法,在现场调查和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确定相关参数,对评价对象的病原微生物暴露剂量进行计算。

(3) 剂量反应关系

剂量反应关系是对风险因子暴露剂量与其导致暴露人群发生不良效应概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计算。一般是通过大量的实际致病案例的病原微生物检验数据,或者在实际的人体或动物试验的基础上,建立暴露剂量与致病概率之间的定量关系。根据目标病原微生物,选择适用的剂量反应关系模型和相关参数,结合确定的暴露剂量,计算目标病原微生物对评价对象的致病概率。常用的剂量反应关系模型有以下两种:

① 指数模型

                     (1)

式中,Pi为单次暴露致病风险(无量纲);N为病原微生物单次暴露剂量(mass);β为剂量反应关系因子(mass-1)。

②Beta-poisson模型

                    (2)

式中,Pi为单次暴露致病风险(无量纲);N为病原微生物单次暴露剂量(mass);N50为暴露人群50%被感染剂量(mass);α为剂量反应关系因子(无量纲)。 

(4) 风险表征

风险表征是在综合前三项内容的基础上,计算暴露人群在不同接触条件下可能产生的某种健康危害效应的发生概率,并对其可靠程度或不确定性加以分析。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可以接受的年风险值,或者参考USEPA提出的10-4的年风险作为可以接受的年风险值。年风险值根据单次致病风险和暴露次数计算,如公式(3)所示。

                         (3)

式中,Pai为年致病风险(无量纲);Pi为单次致病风险(无量纲);n为年暴露次数(无量纲)。

通过以上方法,确定模型中的每一个参数值就能得到年致病风险值。但是,它只能反映在某一特定情况下的年致病风险。一般情况下,在一年当中,模型中有几个参数都是在一个范围内波动的,如环境参数,再生水中微生物浓度等,因此年致病风险值应该也是在一个范围内变化的。所以,可以采用蒙特卡罗(Monte-carlo)模拟的方法,根据各参数特点以及分布情况,对相互独立的几个参数利用计算机随机选取,计算年致病风险值。当计算次数足够多时,便可以得到年致病风险值的分布情况、平均值和取值范围。将计算所得的年风险值与可接受年风险值进行比较,对其能满足可接受年风险值的概率,即安全性进行评价。


支持单位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

友情链接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搜狐-绿色频道 环境商会 水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网 水环境联合会 美国再生水协会 澳大利亚循环水 新加坡公共事业局 美国水道协会 天津中水有限公司 谷腾环保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Water Reuse Europe 京ICP备1200614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536号
诚征稿件|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 网站宗旨|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再生水网 技术支持:北京古兰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0614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