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污水再生回用的水质安全指标体系
【机构】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北京100084; 北京100084;
【摘要】 从再生水不同的用途和使用方式出发,详细分析了再生水中的化学污染物和病原微生物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可能途径,以及由此引发的后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包括综合生物毒性指标、生物学综合指标、特异性指标等再生水水质安全指标体系,并对关键性指标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更多还原
【关键词】 城市污水; 再生水回用; 水质安全; 指标体系;
1 再生水回用分类及影响分析
再生水的回用类型主要有:城镇杂用、地下水回补、景观娱乐、工业冷却等几个方面。笔者针对再生水不同的用途和使用方式,分析了再生水中病原微生物和化学污染物影响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可能途径及其可能引起的污染,结果分别见表1 、2 。
2 水质安全指标体系的确定
考虑到再生水的不同用途和污染物可能的影响途径,在制订再生水水质安全标准时应注意: ①保护公众健康是制定水质安全指标的首要目标。②对水质有特殊要求的工业或其他用水,应根据具体要求制定水质标准。③灌溉可能引起很多相关问题,如污染土壤、地下水、地表水以及对暴露人群的健康效应。④使用再生水的区域以及周围地区的动植物、受纳水体等都是保护对象。⑤对于要求较高的再生水,如冲洗厕所、绿地灌溉、娱乐用水等,在感观方面应和饮用水有相似的要求。⑥标准必须符合当前的政策、技术、经济状况。
制订水质标准时不仅要考虑水中病原微生物和化学污染物带来的安全风险,还要考虑公众或工作人员的暴露水平。再生水回用可能引起的安全问题主要有:对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对水生生物的毒害和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对土壤的污染和对土壤结构、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就灌溉而言还可能出现对农作物的毒害。若再生水回用于锅炉补给水和工业冷却水时,还可能出现对设备的腐蚀、结垢以及管道中滋生生物等问题。
表1 再生水回用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影响途径分析
类别 | 应用范围界定 | 再生水使用方式 | 可能的影响途径 |
城镇杂用水 | 园林绿化(公园、绿地、墓地、隔离带、绿化带)运动场(操场、高尔夫球场) | 高压喷灌 低压滴灌 低压微灌 | 呼吸道(气溶胶、蒸发)、消化道(接触) 、毒害灌溉植物、污染土壤、污染地表水及地下水 |
冲洗厕所、车辆清洗 | 高压冲洗 | 呼吸道(挥发) 、消化道(接触) | |
街道清扫(降尘、降温) | 高压喷洒 | 呼吸道(气溶胶、蒸发) | |
消防 | 高压喷洒 | 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接触 | |
建筑施工(降尘、混凝) | 低压喷洒 | 呼吸道、皮肤接触 | |
回补地下水 | 水源补给 | 堤坝、地表渗滤系统、土壤含水层处理系统、直接注入系统 | 污染地下水
|
防止海水入侵、 地面沉降 | |||
工业用水 | 单程冷却 | 冷却塔(污染物可能浓缩) | 呼吸道(蒸发) |
循环冷却 | 冷却塔(污染物可能浓缩) | 呼吸道(蒸发) 、生物生长 | |
锅炉用水 | 密封、高温、高压体系 | 呼吸道、影响锅炉性能 | |
景观娱乐 用水 | 娱乐性水体、水景 | 娱乐水体(钓鱼、游泳、划船 等) 水景(喷泉、瀑布、水塘) | 呼吸道(蒸发) 、消化道、皮肤接触、水 体富营养化、毒害水生生物、污染地下水 |
湖泊、观赏性水体 | 补注 | 呼吸道(蒸发) 、水体富营养化、毒害水生生物、污染地下水 |
表2 再生水回用可能引起的污染
类别 | 可能引起的污染 |
城镇杂用水 | ①管理不善会引起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 ②水质特别是盐分将对土壤产生影响; ③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对公众健康造成威胁; ④管道交叉连接 |
回补地下水 | ①水中的有机化学品及其毒性影响; ②总溶解性固体、硝酸盐和病原体 |
工业用水 | ①水中的组分会引起结垢、侵蚀、剥落、生物生长等现象; ②公众健康,特别是冷却水中病原微生物通过气溶胶传输 |
景观娱乐用水 | ①细菌、病毒影响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