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污水中酞酸酯类EDCs的浓度分布特征
孙艳,黄璜,胡洪营,李轶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研究, 2010, 23(12): 1488-1495
关键词:再生水,污水再生利用,酞酸酯类,水质安全
酞酸酯类物质的结构与内源性雌激素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进入人体后,与相应的激素受体结合,可产生与激素相同的作用,干扰血液中维持的正常激素水平,从而影响生殖、发育和行为。部分酞酸酯如DBP等已被列入饮用水水源地标准进行控制。 目前,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规定ρ(DBP)和ρ(DEHP)限值分别为3和8μg/L。图1、2为污水处理厂出水中ρ(DBP)与ρ(DEHP)的分布。由图1、2可知,污水处理厂出水中ρ(DBP)和ρ(DEHP)主要分布在ND~10 μg/L,ρ(DBP)平均值为5.00μg/L,中位值为2.74μg/L,采样数n为17,95%的出水ρ(DBP)均低于20 μg/L,最高检出ρ(DBP)不超过30 μg/L;出水ρ(DEHP)高于ρ(DBP),ρ(DEHP)平均值为5.95μg/L,中位值为1.91μg/L,采样数n为15,其中个别数据高达40.7 μg/L。 图1 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再生水)中ρ(DBP)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