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污水再生利用 污水回用 再生水
  • 网站首页
  • 再生水动态
    • 再生水国内动态
    • 再生水国际动态
  • 再生水知识
    • 再生水基本知识
    • 再生水安全知识
    • 水资源与水安全
    • 再生水杂谈
  • 城镇水回用
    • 农、林、牧、渔业利用
    • 市政利用
    • 环境利用
    • 水源补给
    • 黑臭水体治理与再生水利用
    • 工业利用
    • 工程案例
  • 工业水回用
    • 造纸废水回用
    • 印染废水回用
    • 冷却与锅炉废水回用
    • 其他工业废水回用
    • 工程案例
  • 技术资料
    • 技术论文
    • 图书推荐
    • 病原微生物及其评价方法
    • 化学污染物及其评价方法
    • 再生水深度处理工艺
    • 再生水消毒工艺
    • 再生水输送与存储系统
    • 再生水利用及其风险评价
  • 政策法规
    • 技术标准和水质标准
    • 国内政策法规
    • 国际标准政策法规
  • 学术交流
    • 新观点
    • 学术会议
    • 新书抢先看
    • 第四届环境安全高端论坛
    • 2011再生水安全利用会议
    • 2010再生水安全利用会议
    • 2009再生水安全利用会议
  • English
再生水知识 > 水资源与水安全
栏目热门文章
  • 北京年收集雨水≈200昆明湖
  • 中国水污染严重到了什么程度-《瞭望东方周刊》常务副总编辑孙凯
  • 陈雷:中国正积极参与水资源领域国际合作与交流
  • 黄河中游水危机
  • 环境法立法和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
  • 柬埔寨举行活动纪念世界水日
技术资料
  • 1水质研究方法介绍
  • 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杂用用水水质》 GBT 18920-2020
  • 3《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分类》 GB-T18919-2002
  • 4正式发行!《中国城镇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发展报告 (1978-2020)》
您的位置:首页>>再生水知识 > 水资源与水安全
北京打造“海绵城市” 吸收利用雨水
发表时间:2014-12-22 11:36:53  编辑:管理员  来源:北京晚报2014年12月15日第03版,记者:叶晓彦  访问量统计:55

虽然十几天后长江水就要进京,但缺水的北京节水任务依然十分紧迫。北京市水务局提供数据显示,今年全北京累计收集利用雨水量2781万立方米,约14个昆明湖的水量。北京市正在打造“海绵城市”,通过近千处分布全市的蓄水池、集雨樽、透水砖等雨洪利用工程,吸收并利用雨洪水,改善生态环境。
地下蓄水池:“吸”下9万吨脏雨水
       上午,记者走进左安门桥东北角的一处小房,别看这间小房只有五六平方米大,但它的地下却联通了8026平方米的大水池,专门用来收集方圆5公顷的雨水。水池分大小两个,小池子容积1977立方米,收集初期雨水,“初期雨水也就是降雨初期15毫米左右的雨水。”北京市排水集团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初期雨水中除了垃圾、沙土等,还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而干净雨水则会被送进容积6048立方米的大池子,排入河道或者被再利用起来。
    “没有蓄水池的情况下,初期雨水会直接入河,那么水中的污染物对河道甚至地下水都会造成威胁。”初期雨水被收集后将被送入附近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再处理。目前,全北京市已经建成这样的蓄水池25个,今年蓄水池的初期雨水池已累计收集9万多立方米的脏水。明年,还将在部分下凹式立交桥建设26个蓄水池,用来收集雨水,而这些收集起来的雨水也将被用于道路降尘、绿化灌溉、洗车、补充河道景观用水等。
雨洪利用: 一年攒下14个昆明湖
        北京市水务局排水处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北京市完成了公园综合与水利用改造、雨水收集池、透水路面、下凹式绿地、集雨樽等250余处城镇雨洪利用工程,蓄水池容积约1.6万方,透水砖和下凹式绿地48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全北京市建成城镇雨水利用工程967处,雨洪综合利用能力2153万方,今年一年累计收集利用雨水量2781万方。这些都要得益于北京市正在打造的“海绵城市”概念。
          排水处负责人告诉记者,“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今后,北京市将进一步加强雨洪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充分利用公园、停车场、居民区、产业园区、绿化带等设施,建设透水砖、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植草沟等雨水吸纳、蓄渗和利用工程,继续打造“海绵城市”。

原文链接:http://bjwb.bjd.com.cn/html/2014-12/15/content_241514.htm

关键词:北京市,雨洪利用,雨水收集


支持单位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

友情链接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搜狐-绿色频道 环境商会 水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网 水环境联合会 美国再生水协会 澳大利亚循环水 新加坡公共事业局 美国水道协会 天津中水有限公司 谷腾环保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Water Reuse Europe 京ICP备1200614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536号
诚征稿件|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 网站宗旨|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再生水网 技术支持:北京古兰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0614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