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污水再生利用 污水回用 再生水
  • 网站首页
  • 再生水动态
    • 再生水国内动态
    • 再生水国际动态
  • 再生水知识
    • 再生水基本知识
    • 再生水安全知识
    • 水资源与水安全
    • 再生水杂谈
  • 城镇水回用
    • 农、林、牧、渔业利用
    • 市政利用
    • 环境利用
    • 水源补给
    • 黑臭水体治理与再生水利用
    • 工业利用
    • 工程案例
  • 工业水回用
    • 造纸废水回用
    • 印染废水回用
    • 冷却与锅炉废水回用
    • 其他工业废水回用
    • 工程案例
  • 技术资料
    • 技术论文
    • 图书推荐
    • 病原微生物及其评价方法
    • 化学污染物及其评价方法
    • 再生水深度处理工艺
    • 再生水消毒工艺
    • 再生水输送与存储系统
    • 再生水利用及其风险评价
  • 政策法规
    • 技术标准和水质标准
    • 国内政策法规
    • 国际标准政策法规
  • 学术交流
    • 新观点
    • 学术会议
    • 新书抢先看
    • 第四届环境安全高端论坛
    • 2011再生水安全利用会议
    • 2010再生水安全利用会议
    • 2009再生水安全利用会议
  • English
工业水回用 > 冷却与锅炉废水回用
栏目热门文章
  • 2010年度冷却水处理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
  • 再生水用于工业冷却水的水质要求
  • 再生水用作工业冷却用水的水质标准
  • 再生水作为锅炉补给水的水质要求
  • 再生水用作锅炉补给水的水质标准
  • 再生水作为锅炉用水的关键技术问题
技术资料
  • 1水质研究方法介绍
  • 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杂用用水水质》 GBT 18920-2020
  • 3《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分类》 GB-T18919-2002
  • 4正式发行!《中国城镇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发展报告 (1978-2020)》
您的位置:首页>>工业水回用 > 冷却与锅炉废水回用
再生水用于工业冷却水的水质要求
发表时间:2011-05-15 10:55:44  编辑:管理员  来源:再生水水质安全评价与保障原理, 胡洪营 等, 科学出版社, 2011年4月, P261  访问量统计:45

再生水在用于冷却用途时,需要控制水中的余氯、有机物、营养物质、无机盐、悬浮性固体,以控制冷却系统中微生物生长、结垢、腐蚀问题。此外,若采用冷却塔以及其它可能使再生水与公众、工人接触的雾化冷却方式,需要控制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和有毒物质含量,并要求冷却装置与公众可接触区域具有一定的距离,以控制污染物所带来的潜在健康风险。

1、余氯

再生水处理过程中,如果采用氯消毒,常要求接触时间15~30min时余氯≥0.5~1.0 mg/L或管网末梢余氯≥0.05 mg/L,以保障对病原微生物的灭活效果,控制再生水输配管网中微生物的生长。此外,冷却系统中还常投加氯等消毒剂,以控制冷却系统中微生物的生长。

2、无机盐

无机盐控制指标包括总溶解性固体、碱度、硬度、Cl-、SO42-、总磷含量,用于防止冷却系统的腐蚀和结垢。例如,我国再生水用于工业冷却水的水质标准要求氯离子含量≤250 mg/L,总硬度(以CaCO3计)≤450 mg/L和总碱度(以CaCO3计)≤350 mg/L。可根据再生水中氯离子等无机盐含量确定循环冷却系统的浓缩倍数。

3、营养物质

营养物质控制指标包括氨氮、总磷,用于防止氨氮腐蚀冷却系统,藻类等微生物生长。当冷却水系统采用铜质材料时,对氨氮要求更为严格。例如,我国再生水用于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要求氨氮含量≤10 mg/L,若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换热器为铜质时,循环水的氨氮指标应小于1 mg/L。

4、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有机物

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有机物是与工人、公众健康有关的水质指标,目前国内外标准主要以控制水中的粪大肠菌群、总大肠杆菌为主,但其它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有机物等的风险和控制仍有待关注。我国和美国环保局的水质标准要求粪大肠菌群数≤2000 个/L。而美国部分地区将冷却系统分成雾化冷却和非雾化冷却两种,雾化冷却对病原微生物的要求严于非雾化冷却的。例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要求若采用冷却塔以及其它可能使再生水与公众、工人接触的雾化冷却方式,再生水中总大肠杆菌数≤2.2个/100mL;若采用非雾化冷却方式,则仅需≤23个/100mL。

来源:《再生水水质安全评价与保障原理》,胡洪营、吴乾元、黄晶晶、赵欣等 著,科学出版社,2011.4
关键词:再生水,污水再生利用,污水处理工艺,回用,水循环,供水,水质标准,风险控制,水质安全评价


支持单位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

友情链接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搜狐-绿色频道 环境商会 水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网 水环境联合会 美国再生水协会 澳大利亚循环水 新加坡公共事业局 美国水道协会 天津中水有限公司 谷腾环保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Water Reuse Europe 京ICP备1200614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536号
诚征稿件| 版权声明| 主办单位| 网站宗旨|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再生水网 技术支持:北京古兰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0614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