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生物稳定性是指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支持异养微生物生长的潜力,即当有机物成为异养微生物生长的限制因素时,水中有机营养基质支持微生物生长的最大可能性。绝大多数情况下给水管网中影响异养微生物生长的营养因素就是有机物的含量。加氯灭菌并保持管网中适量的余氯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微生物生长,但如果有机营养基质存在,即使保持较高的余氯量微生物仍会生长。
水中有机物种类繁多,要想测定每一中有机物目前不太现实。按照有机物形态大小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可以分为颗粒态有机碳(Particle Organic Carbon,POC)、胶体态有机碳(Colloid Organic Carbon,COC)和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按照有机物是否能被微生物利用来划分,则溶解性有机碳又可分为生物可降解溶解性有机碳(Biodegradable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BDOC)和生物不可降解溶解性有机碳(Non Biodegradable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NBDOC)。BDOC中易被微生物利用合成细胞体的有机物称为生物可同化有机碳(Assimilable Organic Carbon,AOC)。BDOC和AOC与异养微生物在管网中的生长密切相关,是表征水质生物稳定性的重要指标。水中BDOC和AOC的浓度越低,异养微生物越不易生长繁殖。
图1 水中有机物的分类及相互关系
AOC测定是在灭菌后的待测水样中接种某种细菌,测定其生长稳定期的细菌数,通过该细菌在标准物质(一般是乙酸钠)中的产率系数折算,从而得到水样中可同化有机物的浓度。此方法于1982年由荷兰Van Der Kooij教授最早提出,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对AOC浓度的测定精度可以ug级。Van Der Kooij法是公认的AOC测定的基础。
BDOC测定按照培养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静态培养和动态培养两类。静态培养主要有以土著微生物接种的悬浮培养法和以附着生物膜的石英砂为接种物的生物砂培养法。测定水样中DOC值的变化,当其降到最小值不变时,培养前后DOC值之差即为BDOC。动态培养法主要有封闭循环测定法和活塞流测定法,测定时间较静态法更短,结果没有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1] 刘文君. 饮用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和消毒副产物特性研究[博士论文]. 北京: 清华大学,1999
[2] 方华,吕锡武,乐林生等. 饮用水AOC与BDOC测定方法的比较与评述. 净水技术,2004,23(6): 13-15
关键词:再生水,污水再生利用,水质安全,生物稳定性,测定